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3-8-30 12:51 编辑
节选自湖北《高中作文导写教程》 高中生如何将作文写得有文化底蕴——作文教学篇 所谓文化底蕴,就是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即人或群体所秉持的可上溯较久的道德观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征,是人类社会学识修养和精神修养的总和。文化底蕴不只是具体的人文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价值,是一种人生感悟、生命情怀。它侵润着我们的内心,给我们焦灼、困惑的灵魂以慰藉,赐予我们心灵的快乐、自由与充实。 它可以是文学底蕴、历史底蕴、文言底蕴、名俗底蕴;具体表现为儒道互补、春秋笔法、修齐治平、佛理禅趣、家国天下、天理人欲、科学之光、经世致用、人文心声;还可以是民族、氏族、宗教。婚姻、家庭、姓氏、天文、地理、历法、纪时、风俗、艺术、文教、汉字、文献、衣、食、住、行、用等知识的构建。
那么文化写作从何而来呢? 一、用文化的眼光审视写作对象 清代张潮说有底蕴的人“因雪想高土,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作家韩少功对比古今,讽刺今人“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而想开发区批文”。同样的旅游景点,余秋雨笔下是文化的苦旅,我们笔下是旅游手册式的地理说明,这就是差别。 创作文化作文,首先要有文化意识。要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审视外物,要体现文化精神与文化品位,而不是纯客观纯理性地对待所见之物。比如君子之风就渗透在多种自然物当中: 兰,深谷幽兰,芳华自赏。竹,亭亭玉立,坚韧挺拔。菊,与世无争,清高隐逸。梅,欺霜傲雪,凌寒而放。古人谓之为四君子,合而观之,皆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在观察兰,竹,菊,梅四君子时,从姿态看出其精神,作者笔下的四君子时情感的四君子,文化的四君子! 二、用文化的视角透析话题内涵 我们要习惯在构思上把写作对象、写作话题放到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以文化的心态叙述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以文化的只会表心啊真善美,显示出作者的文化视域、文化积淀、文化精神。 比如,2011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作文题,提到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店主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这是一个时事材料型作文,材料是一个街巷新闻事件,的确没有什么文化的味道。这时,如果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事论事,以琐碎生活现象论之,那么作文就没有文化的“看相”,就会失去语文的味道。而有位考生如此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五千年的历史轨迹,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古人推崇诚信者,今人厚爱诚信者,历史选择诚信者。心中信守诚信,方能宁静安心,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义者亦应以诚信为本。陶朱公荡舟西湖之上,得以“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秘诀便是诚信经商,后世徽商,晋商皆履行了这一原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身后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充盈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是文化底蕴写作的追求。
三、用文学的手法增强文化浓度 用文学的手段表达有文化味道的写作对象,强强联手,有利于文化底蕴的强化。“性价比”较高的操作途径有下列几种:首先,谈古论今,引用诗词歌赋。这是打造文化底蕴时最通俗、最直观、最易被人认可的做法。直接阴影或化用古今诗词佳作,佳句,佳境于文章之中,有利于创作一种厚重的文化氛围。 其次是,文学手法包装,涂抹文化色彩。文学创作,离不开文学手法,联想想象、比喻拟人、文言表达等是体现文学性的重要手段,但不是说一用这些手法就彰显文化意味。 第三,可以故事新编,将文化信息重组。把名著的山峦打碎了重组,再塑造出一座天然浑成、气象全新的山岳,很容易激起读者的欣赏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