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4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功从培养孩子情商开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7:5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成功从培养孩子情商开始


          一  全面的家庭教育不仅是智力开发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孩子的非智力心理素质建设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家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未来的人生幸福美满。对于美满幸福的定义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成功、健康、自在。怎样帮助孩子取得人生的成功呢?进行智力开发是当今家长普遍的尝试。
      关于成功,有过这样一个公式:成功=能力+机会。在这里,能力指的是一个人的主观条件,机会指这个人所处的社会客观条件。
        不同的人对于能力可能有不同的定义。总体来讲,一个人的能力是由智力能力和非智力能力两部分组成的。情商是衡量人非智力能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孩子未来成功与命运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缺乏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
        那么,什么是智力呢?智力就是我们观察、认识社会、利用经验和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考能力等等。这种能力家长都比较重视开发,有些人从胎教就开始了。
      然而,智商提高了,是不是一定意味着人生的成功呢?
      似乎不是这样。
        一个运动员技术很好,但如果心理素质不好,临场紧张,承受不了压力及比赛过程中的种种曲折和挫折,就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好成绩。

        二  人生是长期的竞赛过程,需要全面的心理素质同样,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就像运动员处在竞赛中一样。人生就是长期的竞赛过程,有一个长期的心理素质问题,水平发挥问题。
        即使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如果他总是发挥不好,他同样不能成功。
        北京一个13岁的男孩,母亲对他的学习批评了几句,他承受不了自杀了。自杀前写下遗书,大意是对母亲不能原谅。孩子自杀以后,家长很受刺激,母亲精神失常。
        报纸还报道过南方的一个15岁的女孩,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也自杀了。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智商不错,也很要求上进,可是稍微遇到点挫折,或者家长有了一点批评,就承受不了呢?如果孩子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这么差,他们有再高的智商,有再多的知识和专业技巧,未来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呢?
        我曾见到不止一个曾被称为“神童”的人,有的是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的。他们的专业知识、数理化都很优秀,但是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结果这些曾经的“神童”有些连正常的工作都不能适应。社会对他们而言显得过于复杂和残酷了,他们没有安全感,不知道应该怎样生存。
        这同样反映出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对于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的培育是忽略的。有的孩子上了大学,因为学习的压力,从高高的楼顶上跳下来。对此应该深思。

        三  溺爱就是扼杀孩子未来成功的人生溺爱就是扼杀孩子未来成功的人生。
        溺爱是给孩子明天生活设置的障碍。
        溺爱与单纯的智力开发有可能毁灭孩子的未来。
        我们必须有完整的教育。
        报刊上曾经披露,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摔了一跤,膝盖碰了一下,原本是很平常的小事,可是做母亲的赶紧上去又吹又拍又按摩,而且泪水盈眶。这在孩子心中会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是一点挫折都不能承受,一点困难都不能经历,一个跟头都不能摔,摔了以后也不必爬起来,应该由别人来安慰、来抚爱。
        还听到一个更残酷的事情,发生在天津。一个两岁的小孩和爷爷一起玩,他拿着牙签要扎爷爷的眼睛,爷爷很痛,不让他扎,孩子就哭。爷爷只好忍痛让孙子去扎,一只眼睛扎痛了,再扎另一只眼睛。结果,老人的双眼都被扎瞎了。
        任何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对此都会感到震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说明目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一种社会风气,对孩子“溺爱再溺爱”,“宠爱再宠爱”,以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为宗旨,并不考虑对孩子的未来是否有利。
        这件事充分表明,过分的溺爱对大人和孩子都是有害的。对大人的害处表现在今天,对孩子的害处表现在明天。

        四  鼓励、支持孩子独立自主地做事是家长最重要的角色什么样的态度才是真正替孩子的未来着想?有一个相反的例子。
        美国一个小女孩立下志愿,要做飞越北美洲的最年轻的飞行员。经过一段训练以后,在7岁这一年,她实现了这次飞行。然而飞机失事了,与她一起遇难的还有她的父亲和教练。事后,她的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并不因此后悔,因为那是女儿的愿望,是一个勇敢而伟大的尝试。如果一切还可重新选择,她仍然会尊重女儿的意愿。
        如果只从孩子的安全出发,很可能孩子连自行车都不能骑,门也不能出,因为任何行为皆存在危险因素。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去开飞机,而是这里有一种精神,就是从小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做事情,而且永远给他鼓励和支持。
        家长的这个角色对孩子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  情商教育与成功人生人类一直重视智力的发展,并且有了衡量智力的测试系统──智商;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智商以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应该重视的参照元素——情商。
        情商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科学家们经过各种测验和考察,证明了情商比智商对人更重要,它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婚姻、工作和整个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包括他的事业。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儿童分别走进一个空荡荡的大厅,在大厅最显著的位置放了一块软糖。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将要走进去的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叫你出去的时候还没把软糖吃掉,你就会得到奖励,得到另一块软糖。这样,你将得到两块软糖。如果你等不到老师来就把糖吃掉了,那么你只能得到这一块。
      实验开始,孩子们依次走进大厅。
        有些孩子忍受不了诱惑,把糖吃掉了。还有一些孩子明白只要坚持下来,就能得到两块软糖,于是尽量控制自己,转移注意力,唱歌,蹦蹦跳跳,就是不看那块糖,一直等到老师叫他出来,并得到奖励。
        专家们把能够坚持下来得到两块软糖的和不能坚持下来只得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分为两组,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块糖的孩子成功。也就是说,凡是小时候缺乏控制力,情商弱一点的孩子,长大以后不管智商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
        这项研究引发了社会对情商教育的重视。
        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知道什么做法能够成功,能够得到奖励,在竞赛中能够得分。
        许多家长总是过多地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可是孩子把握人生、控制自己的能力往往被忽略了。家长们把决定一个人婚姻、工作、人际关系、事业的主要部分忽略了,这不是很可惜吗?

        六  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一位成功人士曾经这样讲过:一生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母亲给我的,叫“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小时候每次跌倒了,妈妈就说,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这个声音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警句,一个格言,成为生命的本能反应。在以后的人生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这种心理逻辑都会起作用。
      这就启发我们,人在幼年时特别容易接受简单逻辑、简单说法的暗示,进而会形成一个影响他终生的心理素质。所以,在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也没有必要把家庭教育看得特别复杂,往往家长的一个简单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能影响孩子一生。
        古人有一句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当然说得有点绝对,但它确实包含了一个真理,幼年的教育是特别重要的。
        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提出明确的口号,重视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开发,重视情商教育。这对于独生子女尤为重要。
        要从现在做起。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更好呢?我们的回答是,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主地学习与生活状态。
        七  溺爱与专制的家庭教育溺爱的家庭教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另一方面缺乏民主精神,对孩子比较专制;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个不许,那个不要,很多很多具体的规定。孩子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得不到培养,甚至被扼制了。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同时,常常会对各种教育产生强烈的逆反。
        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家长们要把对待孩子的态度做根本的改变。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去做;孩子能够做主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做主;孩子现在还不能做或不能做主的事情,家长要用启发、帮助的方式使他自己想办法去做。这种教育才体现了对孩子的爱,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

        八  把正确的原则变为一句简单的话在引导孩子的时候,有两点很重要。
        第一点,要把正确的原则、正确的态度变为一句简单的话。就好像前面讲到的,那位成功者一直记住母亲的话,“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还有像前面讲过的,“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去做”。这些简单的原则和口号,要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在每一个行为关口都给孩子重复一遍。
        九  中断逻辑的方法第二点,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某个阶段,发现孩子有了某些你认为不正确、对他以后不利的错误倾向,怎么办?
        可以这样做,每当这个错误倾向出现的时候,就中断它一次。比如孩子跌倒后哭了,家长要中断过去的做法,不再又哄又拍,而是说,自己爬起来好不好?
        这样重复几次,孩子原来的逻辑就能被改变过来。

        十  刚刚出生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都是有感觉的孩子再小,哪怕他刚刚出生,对外面的世界都是有理解、有感觉的。生命非常敏感,如果孩子对外界没有感觉、没有理解,就不存在胎教了。
        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可以任意用各种错误的东西影响他。从现在开始,家长就要恪守职责,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态度,都要有长远的眼光,即我要让孩子成为成功、健康、自在的人。要用这样的心态对待孩子——即使孩子很小,没有更多的理性反应,只有舒服不舒服的感觉,用哭闹来表达他种种感觉的阶段。

        十一  重新开始你的生活对家长来讲,还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做法,从现在开始重新塑造自己。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家长,孩子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孩子被磕碰了一下,家长的反应很重要。如果你遇事就惊慌失措、方寸大乱的,给孩子心理造成的重复影响,对他一生都将是负面的。
        所以,面对孩子家长需要重新开始生活,重新塑造自己,使自己更安祥,更坚定,更从容地对待生活,包括对待孩子发生的各种事情,在孩子生病、不舒服时,要镇静从容,家长的反应对孩子的影响是其他东西不能取代的。
        此外,希望年轻的家长请教一下身边的老人,上一辈人往往多子女,他们对孩子恰恰比较达观,遇事不那么惊慌、那么在意。要感觉一下他们对孩子的达观态度。不要像现在很多父母那样,把孩子放在保温瓶里,从小就把孩子的心理搞得很脆弱。那对孩子是有害的。
        以上两点对于孩子刚刚出生的父母尤为重要。等孩子再大一点,能听懂故事的时候,哪怕孩子似懂非懂,你可以用喃喃自语的方式给他讲故事。小白免的故事,小山羊的故事。讲这些故事是为了使他坚强勇敢,成为拥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
        如果注意到这几点,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家长就已经为他打下了情商教育的重要基础。

        十二  家长的行为最重要进行情商教育,最有影响的是家长在家庭中──特别是在孩子能看得到的情况下的表现。
        孩子从小,哪怕他特别小,半岁一岁的时候,对周围世界都是有感觉的。你对孩子的一点点反应他都“记录”下来了。比如他不舒服了你是什么反应,他疼一下你是什么反应,孩子热了凉了你是什么反应,孩子哭了你是什么反应,孩子有这样那样要求时你是什么反应。
        你对待孩子的一整套反应,同时也作为反应程序输入到孩子身上了。孩子以后就会用你的态度来反应他遇到的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溺爱表现为对孩子细致敏感到胆战心惊的程度,这恰恰会使孩子十分脆弱。他们从父母的态度中,“学习”到了对待生活的反应。可以想象当他们长大以后遇到问题时,会按照我们输入的程序做出相应的反应。
        如果你的孩子刚刚出生,怎样从小塑造他的情商是比较好办的。但是孩子比较大了,已经六七岁、七八岁甚至十来岁了,由于过去不重视心理素质教育,造成孩子的很多弱点。这时家长面临的就是如何把这一课弥补过来?
        那么,主要的方法就是中断孩子的旧有逻辑。

        十三  营造孩子的周边环境环境在影响孩子,当你想把孩子往好的方向塑造、调整的时候,首先就要塑造和调整他的环境。
        所以,你不仅要做孩子的工作,还要做周边环境的工作。一方面让孩子在基本问题上受到良好的教育,给他一个主要的影响,同时有其他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完全避免也同样不利于孩子成长。
      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知道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正确的。这不是更好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