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117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瘾是精神疾病,根子在爹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01:42: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唐僧取经 于 2013-10-17 02:18 编辑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电脑、智能手机、IPAD和网络已经深入绝大部分家庭,上网已成为孩子离不开、放不下的一个依赖。即使是在乡镇农村,镇上遍地开花的网吧也能让家中无电脑的孩子轻松上网。如今,孩子们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不少孩子已经开始沉溺其中。当然,也有一些不以为然,认为孩子这么小却能够熟练使用电子产品是聪明的表现。事实上,很多家长正为孩子网瘾困扰不已。       人民日报于9月27日和10月11日分别刊登的“聚焦▪青少年网瘾调查”系列文章:《网瘾也是精神疾病》(上篇)和《孩子有网瘾,根子在爹妈》(下篇)。值得每位家长一读。


                                                 网瘾也是精神疾病


1.中国网瘾标准成为世界诊断标准          
        网瘾青少年多伴发抑郁症,表现为易激惹、言行冲动暴躁、情绪易失控、生活懒散拖拉等

      “两年前,我第一次到这儿,是被骗来的。”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来自广西的16岁男孩陈昂(化名)对记者说,“这次是两位教官接到妈妈电话后,去家里接我的。”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都先想结果,总是害怕、焦虑,与同学交往困难。” 14岁那年,陈昂迷恋上网络游戏,为此逃学半个月。在报社做校对的妈妈心急如焚,多方探寻得知北京军区总医院开办了一个网瘾治疗机构——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2011年7月,妈妈以“陪外公看病”的理由把他骗到北京。在该基地,小陈昂治疗了两个月,9月初返回广西上学。
      “我在学校没有朋友,没有社交。心里苦闷、拘束。”陈昂说,“今年春天开始,我在家玩了两个月游戏,没去上课……”

      随着我国互联网使用低龄化,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直至成瘾问题日趋严峻。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超过2400万人,还有18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倾向。
      “8年来,我们收治了5500多名网瘾少年。”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介绍,“大部分孩子伴发抑郁症状。未成年人的抑郁不容易被发现和诊断。他们不像成年人表现出唉声叹气的样子,也不总是独自在房间流泪哭泣。他们更多地表现为易激惹、言行冲动暴躁、情绪易失控、生活懒散拖拉等。”
         今年5月,“玩网络游戏成瘾”被美国列入精神疾病的一个新病种。美国精神病协会在最新修订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采纳了陶然领衔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标志着中国网瘾标准成为世界诊断标准。


       然而,这个中国首次在世界精神疾病诊断领域被国际认可的标准,却引发一片争议。有学者质疑,网瘾是否应该列入精神病?




2.网瘾破坏两三代人的生活


      长期沉溺网络游戏,大脑社会功能会“废用性萎缩”,注意力、情感能力、情绪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2003年开始,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当大夫的陶然发现,陆续有家长因孩子沉溺网络而来求诊。这是不是病?能不能治?当时有医生们还拿不准。经过学习摸索,2005年,陶然团队收治了200多个沉迷网络的孩子。通过临床实践,他们慢慢发觉这是一种病。

       “很多孩子玩网络游戏不上学,在生物学上这叫‘社会功能受损’。检查发现,他们的大脑功能出现变化。”陶然说,大脑组织与人体肌肉一样,用进废退。因玩游戏无需太多思考,大脑只要兴奋一个区就够用,时间久了,其社会功能就“废用性萎缩”,出现情感麻痹等症状,注意力、情感能力、情绪表达能力严重退化。大量核磁、脑功能检查显示,孩子若每天玩网游6小时以上,半年后,其大脑前额叶的葡萄糖代谢下降15%,大脑氧代谢下降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精神疾病的诊断有两个基础指标,一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二是社会功能受损。”陶然表示,这两条,网络游戏成瘾者都具备。

        “5年前大学毕业,我在家待了两年,玩网络游戏。”“海归”邹航(化名)眨着一双单纯的眼睛说,“去年夏天从加拿大回国后,没找工作,宅在家里通宵网游。我妈急了,今年春节一过,把我弄到这里。”
      27岁的北京人邹航,是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最年长的学员,来该基地半年有余,改变不大。
       “我的生活缺乏目标,一直都是妈妈替我操心。”邹航对记者说,“我童年时,爸爸就病逝了。妈妈是大学老师,特别看重学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生活琐事不让我干。我的中学和大学生活都很封闭,与人交往被动。”
        尽管曾就读人大附中实验班、北大数学系等名校,邹航对学习并未产生真正的兴趣。两年前,见他迷恋网游,母亲找到一家留学中介。到了加拿大,他的生活圈子更小。因语言障碍,做研究时不知道同学们在讨论什么,文献看得半懂不懂。毕业论文写不下去,他索性打道回府。
       “除了网络游戏,没有事情能引起我的兴趣。”邹航百无聊赖地说,“我不知道今后干些什么……”
        儿子的话,让躲在隔壁的母亲泪流满面。


       “没有见过被网瘾折磨的人,无法想象他们的生活被破坏得多么彻底。他们的生命之舟如同搁浅沙漠,情感淡漠、身体虚弱、情绪低沉、自暴自弃、得过且过。”陶然痛心地指出,网瘾不像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只给当事人带来痛苦,它的破坏力会累及两三代人的生活。



3.网瘾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每天非工作学习目的持续上网6—12小时,连续3个月,为网瘾的病程标准。网瘾与烟瘾、酒瘾、毒瘾等对实体物质上瘾不同,更具隐蔽性

         “网瘾是心理疾病的表现。”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副主任银娟介绍,该基地对其学员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网瘾少年觉得生活没劲儿;94.6%的网瘾少年具有内向、敏感的个性特质,他们内心自卑,对生活有强烈的无助感;54.8%的网瘾少年因上网受到阻拦,采取过暴力手段。有人把门反锁起来殴打妈妈,有人把热开水浇到爸爸头上,有人甚至残忍地把妈妈耳朵剪掉一边,还有人用碎玻璃片顶着医务人员的脖子要求出院……
      “百姓平时常说的‘精神病’,多属医学上的重型精神疾病。比如‘疯子’,是指‘精神分裂症’。”陶然说,事实上,轻型精神疾病范围更广,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等。网瘾看不见、摸不着,是纯精神性的,与烟瘾、酒瘾、毒瘾等对实体物质上瘾不同,因此更具隐蔽性。它对青少年造成的心理伤害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一旦发现通常达到较严重的后果。
       银娟认为,网瘾被纳入精神疾病范畴,会引起社会各界更多关注,更可以给许多徘徊在成瘾边缘的孩子们敲响警钟:你已经有患病的迹象了,继续下去只会越病越重。
       “染上网瘾后不治疗,意味着社会功能的消退。” 银娟指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容易出现网络孤独症。他们的生活完全网络化了,与周围人的情感隔膜、淡漠。而网络游戏中一些打斗、砍杀、枪战、色情等内容,更会模糊这些心智尚未健全、缺乏自制力和判断力的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引发他们欺诈、偷盗甚至淫乱等犯罪行为。

      这些年,关于网瘾少年逃课辍学、离家出走甚至违法犯罪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统计表明,7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都与“网瘾”有关。

      初二学生小明因沉迷网络游戏,离家出走。眼见身上的钱已快花完,他在网上购买面具、片刀及黑头套等作案工具,打算用恐吓手段实施抢劫,结果未遂。庭审时,法官问他,为何采取这样的作案手段?他说都是从网游中学来的。

      为了把病态的网络成瘾者与网虫、网迷们区分开来,做到早防早治,陶然团队从2005年开始,先后对1200位网瘾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玩网络游戏成瘾是一种疾病,并总结出网络游戏成瘾的9条诊断标准。9条里符合5条,才能被诊断为精神疾病。其中,网瘾的病程标准是,每天非工作学习目的持续上网6—12小时,连续3个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01:4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僧取经 于 2013-10-17 02:12 编辑

                                                      孩子有网瘾 根子在爹妈


1.爹不疼娘不亲是主因

          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学习,忽视孩子社交情感的需求,也不重视其他兴趣的培养,没有亲子之间的温情

  吴涛,瘦弱文静,细声慢语。很难想象,这位北京某名校的大二学生,半年前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操场上,竟当众给送他来戒网瘾的母亲一记重重的耳光。
  “我的生活一直很单调。从初中开始,基本上除了睡觉就是学习。”回顾自己的成长环境,吴涛告诉我们,“爸爸是语文老师,看重学习,与我交流不多。上了高中和大学,我们沟通更少。”
  2011年,学习一直很好的吴涛没有考上自己向往的复旦大学。盯着电脑上的成绩单,他愣了许久,五六天没出屋门。来北京上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是妈妈给选的,他的学习兴趣不大。大一的上半学期,数学就“挂科”。假期回家,吴涛闭门不出,白天睡觉,晚上上网。见他头发长、人消瘦,家人以为他丢了魂儿,找人来“叫魂儿”,把他气得逃回北京。
  回校后,他频繁出入网吧。“网吧里大学生和打工者居多,一个比一个熬得晚。我的自制力有人监督时还可以,上大学后没人管束,就放任自流了。”吴涛没日没夜地泡在网吧里,游戏成了生活的全部。逃课不到一个月,学校通知他的父母。父母急忙带着一帮亲戚从山东老家赶来,强行把他送到网瘾治疗基地。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无法统一,人有时候就会逃避。”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认为,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游不能自拔,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心理问题。
  该基地对已收治的5000多病例统计发现,网瘾青少年具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和人格特点。一是家庭环境冷漠,缺少温情;二是生活单调,兴趣狭窄;三是社交能力较差,缺少朋友;四是自我认同度较低。缺少父母关爱是青少年网瘾的主要因素。”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对收治病例的统计发现,大部分网瘾青少年3岁前,与父母有半年以上的分离,没有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是孩子体验情感、发展情商的摇篮。”陶然说,父母如果不能提供孩子需要的安全感、尊重、亲密与爱,孩子就容易胆小、自卑,缺乏成就感和归属感,抗挫力、情绪管理能力和自制力减弱。
  此外,网瘾孩子还缺乏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儿童成长中应与身边的邻居、亲戚、玩伴等建立越来越紧密的人际联系,这是他们社会属性的需要。
  但是,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学习,忽视孩子社交情感的需求,也不重视其他兴趣的培养。当孩子在现实中与家长、同学发生隔阂,对未来目标感到迷茫时,就把网络当成逃避问题、体验人际情感的唯一途径。




2.不良养育方式是推手

  孩子掉进网瘾的深渊,是父母的养教出了问题,既溺爱又控制。87%的网瘾少年缺乏父爱,双方有效沟通每周平均不到1小时,这类孩子普遍低自尊、高抑郁。

  14岁的宾宾来自陕西榆林。今年3月开始迷上网游,宅在家里,玩得昏天黑地。爸爸威胁他要告知班主任,他吞玻璃自杀。爸爸慌了,无奈默许他辍学。7月暑期,爸爸买好车票想带他外出旅游散心,他不去。20多天后,爸爸旅游归来,对一直在家玩网游的宾宾说:“儿子别玩了,尝尝我带回的东西。”话音刚落,他蹿起来一把掐住爸爸的脖子……爸爸害怕了,与妈妈、爷爷、奶奶一同商量,把他骗到北京治疗。
  “孩子是家长的镜像。”宾宾的心理医生、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医师李丽娟说,孩子掉进网瘾的深渊,是父母的养教方式出了问题。
  据介绍,宾宾的父母生活上对他溺爱有加。冬天吃饭时,妈妈大碗套小碗,中间灌热水保温,以免他吃凉了。小学阶段,为了让他早晨多睡会儿,妈妈在被窝里给熟睡着的他穿上衣服。但在学习上,作为教师的爸爸对他要求高。爸爸脾气急,宾宾性子慢,稍不认真便遭打骂,从上学开始就不快乐,孩子对爸爸就是恨。

  “我们曾在3500例网络成瘾的孩子中做过调查,他们当中恨家长、恨同学、恨老师的人占很大比例。”陶然介绍,“58%的网瘾少年打过父母。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家庭伤害。
  “家庭伤害中,首推父爱缺失,比例高达87%。”调查显示,多数网瘾少年与父亲关系不良,6岁以后普遍缺乏父爱,双方有效沟通时间每周平均不到1小时。“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是精神象征,给他们力量、自尊和勇气。”陶然表示,工作狂的父亲,爱愤怒的父亲,性格过于内向木讷、逆来顺受的父亲,都易造成父爱缺失,导致网瘾少年低自尊、高抑郁。
  “第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兼有溺爱和控制”陶然说,“我们发现,网瘾孩子的父母,教师最多,约占30%,其次是公务员,第三是经商者。当下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误区。”

     误区一:教育大于爱。“教育第一,亲子关系第二。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学习,不在意情感的交流。”陶然说,心理学上的“生命之树”理念告诉我们,亲子关系是“根”,只有它粗壮发达,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生命之树常青。和谐的亲子关系意味着理解、尊重、支持和肯定,但现实中,许多家长没有爱,只有教育,导致孩子自我评价低,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从而寻找发泄途径。
  误区二:把责任等同于爱。网瘾少年的家长都自以为是,认为他们给孩子的东西都是最好的,以为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就是爱,其实这些只是责任。真正的爱是满足孩子精神、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网瘾少年严重匮缺父母关爱,所以从虚拟世界中寻求寄托。

  “我国经济发展腾飞了,教育理念没跟上。”李丽娟说,过去没钱买电脑,也接触不到网络游戏。现在有条件了,家长却“谈网色变”。“电子海洛因”是网络时代对中国教养方式提出的严峻挑战。




3.改善家庭环境是关键

  父母应当努力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沟通、尊重和鼓励

  16岁的吉林女孩媛媛来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4个月了,她在努力学习,争取2个月后能够回家。
  “我们早晨6点起床跑操,上午有团体课或大课,下午军训或做游戏,晚上9点还有半小时的体能训练。”媛媛说,“团体课上,我们互相当治疗师,交流各自网瘾原因,讨论网瘾危害。”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由团中央青少年网络协会等九部委与北京军区总医院共同组建。2006年创办以来,采取心理、医学、军训、教育、社会体验“五位一体”的治疗模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综合干预,来这里的孩子一般要接受3—6个月的封闭式管理。

  “情绪不消除,理性出不来。”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副主任、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副主任银娟介绍说,前10天,不让孩子见父母。待情绪冷静下来,再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个体治疗、团体治疗或家庭治疗。
  孩子戒除网瘾过程中,家长扮演重要角色。该基地成立之初就开设家长课堂,教家长如何做合格的父母。上午孩子们团体课探讨的问题,拿到下午家长们的团体课上讨论,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过去说,人生天地间。如今是,人活网络里。”吴涛的父亲慨叹,当利用网络、依赖网络已成为当下的一种生活方式,家长需要跟上时代,对网瘾有适当的了解,引导孩子健康使用网络。
  “抵御网瘾这个‘洪水猛兽’,首先要改善家庭环境。”宾宾父亲认识到,父母应当努力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改变“以成绩论英雄”的观念。
  “焦虑的父母与其急于从网游夺回孩子,不如先想办法使孩子的生活丰富起来。”媛媛的父亲反思,应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着想。比如,带他们出外旅游或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孩子转移对网游的注意力。


       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陶然建议:
          一是家庭预防。7岁以前尽量不让孩子接触iPad等“电子保姆”。
         二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暖、尊重和鼓励。
         三是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建立更多伙伴关系,避免过度内向、自闭。
          四是培养孩子广泛的业余爱好,鼓励他们更多地参加体育锻炼、文艺活动。
          五是让孩子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尽量接近。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02:1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僧取经 于 2013-10-17 16:19 编辑

       网瘾根源在父母: 曾在3500例网络成瘾的孩子中做过调查,他们当中恨家长、恨同学、恨老师的人占很大比例。58%的网瘾少年打过 父母。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家庭伤害。家庭伤害中,首推父爱缺失,比例高达 87%。调查显示,多数网瘾少年与父亲关系不 良,6岁以后普遍缺乏父爱,双方有效沟通时间 每周平均不到1小时。第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兼有溺爱和控制。 调查发现,网瘾孩子的父母,教师最多,约占30%,其次是公务员,第三是经商者。
       大家可以分析身边有网瘾孩子的成瘾原因看是不是有这道理?

      什么老师的子女有网瘾的比较多?大约是有的教师是忙工作,疏忽了孩子;有的老师很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寄予厚望,达不到时伤心失望;有些是老师太护着孩子,导致同学孤立疏远,没有朋友;老师重面子,觉得当老师的没把娃娃教好会很没面子,看重学习成绩,疏忽了对其他方面的管教。
      时不时有家长说自己孩子班里,真正优秀、干事的孩子评不上区三好,往往评的是教师子女。这样的教师子女,同学肯定不服气、看不起。再说娃娃一般都虚火老师,如果平时玩耍时,伤着自己班上或其老师的子女了,如果老师护短或者同事护短,同学们肯定要疏远了。跟老师娃娃聊天或者做点坏事,还担心老师娃娃吐露给老师呢,怎么会带着他玩呢?


                                         如何预防网瘾?看看家长们的做法:

堵型:
       昊灵妈:严格控制。一年只能上几次。转移注意力才是最好的。我们家以前给一定的游戏时间,给了也不行,他老想到,现在几乎不让上,他反倒没那么惦记了。
      伟妈:最好是陪到娃娃上网,引导他用于做正事。小游戏只能玩一会儿。
     畦畦妈:直接断网,上都不上。天天整起,瘾一直勾到在。
      简妈:一直不让上,比较好。
      超爸:我严格控制我小孩上网。我小孩上网必须说明要干啥,如果娱乐就是把作业等都完成好了,再说。每次半小时。
      颖妈:我们每周有半小时上网时间,
      鹏妈:我儿上网只有一个目的,游戏,其他一概不感兴趣。我觉得每周一次就当放松了


堵不如疏型:
  包包:换位思考嘛,都有好奇心。别个同学在摆,你儿在一边瓜起。还是啥子都晓得点才行,梳比堵好。我儿原来玩偷菜,我很快帮他弄成超级大户,他自己玩儿也莫得意思了,就不玩儿了。 耍赛尔号也是,很快就帮儿耍到很高级别了,他自己就不玩了。
     乐妈1:一味禁止也不行,现在和孩子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完成了任务,偶尔消遣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家长引导还是很重要的。还有,周围朋友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我家娃低年级有短时间迷赛尔号、摩尔庄园之类的游戏,不过时间久了,觉得网游就那么回事,现在不迷了。反而说他们班迷英雄联盟的娃是“吸毒”。
乐妈2: 从小养成好习惯,能收放自如,最好有别的兴趣爱好。我们经常要谈谈心,游戏也在其中,我就跟她说,“玩很正常我也不禁止,但不能耽误正事,那毕竟只是娱乐,娱乐是让大家开心,是虚的,如果因此不做正事,就会大家都不开心,而且人必须要生活在现实中”。 而且有一次很晚了我们还带她在网吧门口转了会,里面有常在那玩的出来,走路都有点轻浮,我跟她,看,长期在网上就那个样,她也很当回事。

以毒攻毒型:
怡儿妈:我的一个堂哥,让他儿子每天必须打一定时间(大约小时)的游戏,不打都不行。反正是每天必须打,有时娃娃不想打,但我哥都要好说歹说让他打。娃娃反而没有网瘾。我觉得学习时间不在于长短,关键看效率。
     星瑞妈:我儿子也是很喜欢游戏,正在争取让他每天玩,玩到烦就好了


后记:  
       为了控制娃娃不产生网瘾,每天半小时或者每周一小时上网,大家觉得能预防网瘾吗?现在能控制他上网时间,当你控制不了的时候呢?我外甥初中走读,中午不回家吃饭,中午时间就上网,甚至逃课。 初中高中你或者学校还能控制,到了大学或者职业学校、出了学校进入社会了呢?
       关键点不是控制他上网游戏时间,当然要控制,但根本不在这方面,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从根本上预防网瘾,我觉得还是:
         一是家庭预防。7岁以前尽量不让或者少让孩子接触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电子保姆”。对眼睛也好。玩,也每次限定时间,每天20-30分钟。
         二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暖、尊重和鼓励。

         三是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建立更多伙伴关系,避免过度内向、自闭。创造孩子结识小伙伴的机会、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机会。
          四是培养孩子广泛的业余爱好,鼓励他们更多地参加体育锻炼、文艺活动。
          五是让孩子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尽量接近。遇到问题,多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在孩子需要时搭把手,和孩子共同成长。对孩子,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也要有孩子就是平凡人的坦然接受。爱孩子,接纳孩子。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0-17 09:51:1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17 09:57:39 | 只看该作者
喜得好我在家不怎么上网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1-4 22:07:2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soso_e181:}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9-26 11:14:08 | 只看该作者
社会现象,人走哪里都离不开这些了,朋友聚会也是各自玩手机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0-12 12:54: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让孩子学会自控是最关键的啊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0-23 16:22:4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