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3-11-15 23:11 编辑
用正能量去面对亲子之战
真实的人生就是一场相会。
研究“我-你”关系,提出“相遇哲学”的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马丁·布伯曾这样说。听起来很浪漫,但人与人的“相会”常常不只有浪漫。
一岁半的瑞瑞开始让父母体会焦虑。买了一大堆玩具,但瑞瑞偏偏更喜欢玩汽车钥匙、路边随手捡的石头、茶壶茶碗暖瓶塞,父母怎么转移注意力都无效,经常是一不留神,这些“危险”的小东西就在儿子手中了。反复引导不见效,这让夫妇俩感觉孩子有逆反的苗头。
在一群家长、同学面前,五年级的豆豆和妈妈横眉立目,为了去不去奥数班僵持不下。她觉得太累了,坐在那里又听不太懂,可妈妈态度很坚决。突然,豆豆对妈妈说:“我想你去死!”霎时,豆豆妈愣在那里。
为了高考志愿,小峰已经半个月没跟爸爸说话了,每天都有意无意地躲着。爸爸希望儿子学商科,儿子却热衷心理学,爸爸说要考虑就业问题,小峰说他想将来当心理治疗师的同时写小说,这都是自己想做的事。爸爸急了,说:“行,你要是非考这个,想留学我绝不供你,本科一毕业就不再给你一分钱!”
小娜有个谈了8年的男友,最近分手了。小娜的父母暗自庆幸,因为他们一直嘀咕,说那男孩的能力、学历、工作都配不上女儿。为了帮女儿快点重新开始,他们四处张罗着介绍新人,没想到这让小娜暴跳如雷,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父母身上。
以上的种种情景,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寻常人家。亲子相处,有温馨感动之情,有砥砺扶持之实,也有硝烟四起的战争,寂静无声的对抗,以及由此带来的愤怒、委屈、悲伤、恐惧、兴奋、沮丧等诸多感受。其结果可能是胜负立判、两败俱伤,或者悬而未决、不了了之,也难免会有敢怒不敢言、委曲求全。
这种战争可以避免吗?很难。
“当然,首要原因是父母承担着教养之责,要把所有好的、正确的、适宜的、有意义的观念与行为植入孩子的身心。”资深心理咨询师说,“这种植入是高难度的技术活儿,再怎么精心仍会有疏失,因为成长中的孩子是那么鲜活、独特、难以捕捉,教育不到他们会走弯路,方法不当他们会奋起反抗或者逃之夭夭。’
换个角度说,亲子之战的双方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改变,都面临着各自阶段性的人生成长课题。孩子的课业、人际交往、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父母的教育压力、生计维持、夫妻关系经营等,无一例外都会带进亲子相处。人们常说,这个世界上人的问题比人还多。困在这些问题中时,人们不免跌跌撞撞,碰伤他人,而家人常常是离得最近、最难逃开的那一个。
还有一个视角,是有关亲密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的。在苏珊·坎贝尔看来,任何关系都会经历五个发展阶段:浪漫期、权力争夺期、稳定期、承诺期、共同创造期。人生第一个关系——亲子关系也不例外。
当初为父母的新鲜感渐渐变淡,同时孩子的自我意识悄然萌发,自我中心确立之后,亲子关系最初的浪漫便消退了。父母会试图控制孩子,使孩子符合自己心目中应有的形象,满足自己隐藏的安全感需求,同时不断巩固自己的权威地位(在孩子的青春期,巩固地位是父母的头等大事)。
于是战争开始了。渐渐长大的孩子终有一天会觉得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要行使主人的权利;同时也会察觉父母并不让自己满意,也很想他们变成另外的样子。
心理咨询专家指出:对于权力,人们有各种看法。匈牙利裔美国心理学家米哈伊·齐克森特米哈伊说:人与动物有一项区别,重要性可能不亚于语言和直立姿势,那就是会以各种方式彼此压迫……“权力”就是利用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能力。委婉一点儿来说,运用权力,是很多人体会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方式。做了父母,这种特质仍然会支配他的教育行为。但很多父母并不一定有这样的自我觉察。让孩子听话时,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动机是无懈可击的:“你没有完全发挥潜力,但我能帮助你,我都是为了你好。”
但对于这种存在,我们可以用一种积极的语言来表述:亲子之战是父母与孩子双方在家庭关系中体认自我、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是亲密关系达成的重要途径,是人类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家庭中的一种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思考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互动的各种问题,完成对社会规则的解构与建构,突破自己的困境,达成更高程度的成熟。
在成人的示范下,如果亲子双方可以在相处中学习,通过彼此了解增进相互理解,通过自我觉察发展无条件接纳的能力,通过共同改变满足各自需求,谁又能说,亲子之战没有意义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