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3-11-20 09:41 编辑
一味奖励或降低孩子学习积极性
家长张女士
儿子上小学后,为了鼓励他好好学习,我像很多家长一样制定了奖励措施,比如考100分,奖励一件小玩具或10元钱;进步很大时,也有奖励。别说,奖励的效果真是立竿见影,儿子为了得到奖励,学习的劲头十足。于是,我又用奖励引导孩子做家务,比如洗碗一次1元钱,倒垃圾一次1元钱等。儿子干得不亦乐乎,用挣来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别提多高兴了。
久而久之,我发现儿子比我更善于利用奖励了。一次,儿子在超市里看中一款耐克跑鞋,跟我商量说,要是期末考试进前五名,就买给他。我一看价钱,吓我一跳,980元!这样的价位,对于工薪阶层的我们根本承担不起,于是当场拒绝了。没想到,儿子小嘴一撇,生气地说:“那我不学了,给你考个倒数第一!”当时,我心里猛地一惊,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渐渐意识到奖励不仅有积极的一面,更有可怕的负面性。
教育专家分析
一个外国小故事可以充分说明张女士遇上的问题:有位老人很是烦恼,因为一群孩子天天在家门口嬉闹顽皮,吵得他头疼,每次赶走后,过不多久他们又返回。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第一天,他给每个孩子1美元,并说自己喜欢热闹,这个作为他们在这里玩耍嬉闹的报酬。孩子们开心极了,于是闹得更欢了。第二天,老人给了他们每人50美分,孩子们撅起了嘴,心想虽然少点,但也还不错,就继续闹腾。第三天,老人给了10美分,结果有一部分孩子不乐意,就离开这里,不再给老人制造热闹。第四天,老人一分没给,孩子们彻底恼了,于是转移阵地。这下老人清静了。
玩,本是孩子的天性,却因为奖励的引入,变成了一项被动的任务,当奖励消失,动力亦消去。而学习何尝不是呢?学习本是孩子的分内事,却在家长的奖励机制下,给他灌输了一种错觉:我学习好给奖励是应该的,要是不给,或者得不到我想要的奖励,那我干吗还要好好学习?不知不觉中,他竟然把学习当成了一件给父母干的事!
最后提醒:奖励就像一条绳子,拉着孩子往前走,也许刚开始走得快一些,可是一旦绳子断裂或丢掉绳子,那么孩子便立即没了前进的动力。所以,奖励看似是种动力,实际上却是种隐患重重的负能量。而最好的方法则是:以兴趣引导孩子,让孩子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和做事,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