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日立秋!夏尽秋来,把这些讲给孩子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14:50: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16jzqzm 于 2022-8-7 15:06 编辑

      今日立秋!夏尽秋来,把这些讲给孩子吧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江镇》节选

      今日立秋
      四季从此过半

      “林鸟飞旧里,园果让新秋”
      是立秋天应有的气象,明媚飒爽

      “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是清朗的初秋之夜,美好静谧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
      是香醇甘甜的雨后味道,清新隽永

      “眠沙㶉鶒临清浅。新翻归翅云间燕”
      是感知物候时节变化的生命,生生不息

      生命走过灿烂的夏天
      成熟的气息扑面而来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西方凄冷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

      二候白露生。红霞似绮河如带,白露团珠菊散金。大雨过后,清风徐来,天上的雾气白茫茫一片,尚未凝结成露珠,称之为“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斋,叶落闲阶,月透帘栊远梦回。此时蝉的鸣叫更加响亮凄切,说明天气变冷。


      立秋诗词



      立秋
      [宋]刘瀚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余。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立秋习俗



      啃秋瓜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

      祭祀土地神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立秋养生


      虽然有“贴秋膘”的习俗,但是过量的大鱼大肉会增加肠胃负担和超重肥胖。可以选择应季绿叶菜,如菠菜、芥蓝、莴笋等来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族以及叶酸的缺乏。
      也可以适当补充发酵类食物,如馒头、醪糟、酸奶等,有助于消化吸收。


      立秋“三防”



      防暑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天气也逐渐由潮热转向干热,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秋老虎”随时虎视眈眈。因此,立秋后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懈怠,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防燥

      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老年人对秋季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耐受性相对较差,更应重视预防。


      防感冒

      立秋后,昼夜温差大,也是感染新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恶心呕吐、腹泻等异常表现。初秋的夜晚,很多人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易导致腹泻、头痛等。因此,初秋之际,注意不要贪凉,注重饮食卫生,情绪稳定,随时注意衣物的增减。


      只有辛勤耕种的春夏,
      才有沉甸甸的金秋,
      愿你走过青涩的时光,
      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由壹牛整理分享,感谢壹牛家长圈牛爸牛妈们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回帖,和众多的牛爸牛妈一起交流讨论!作者和壹牛家长论坛拥有最终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