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king2013 于 2013-12-26 21:48 编辑
小升初的孩子将面临哪些问题
进入初中后,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成长将面临哪些变化?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怎样和孩子一起规划好三年的初中生活?中学的学业不同于小学家长对此要有清醒认识,进入初中之后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都会有巨大的变化,这时候是关键的时刻需要好好的引导,和孩子一起规划好三年的初中生活。
1.学习科目变多,课程量增加
新生进入初中后,首先要适应的是所学科目明显变多,相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数学、外语、思想与社会、科学、体育、音乐、美术8门主要课程,初中的科目增加为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12门(物理8年级开课,化学9年级开课)。其中,考试科目直接由原来的语数外3门增加为语数外、政史、理化等多门。课程门类加多、课程量增加,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量也相应加大。在知识结构层面,相对于小学阶段,初中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因此需要学习行为具有连贯性,一环环紧密相扣。
2.对学生思维方式要求变了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初中阶段学习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要求更高了。比如,小学《科学》课堂上涉及到“重型载重汽车装有较多轮子,菜刀的刀口很薄”这些常见物理现象,但仅要求学生能够记住就可以,而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学生不仅要记住,还需要用相应的物理原理进行解释。
相对于小学阶段以纯粹记忆为主的教学内容,初中阶段学习对于推理、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以具体科目为例,初中数学渐渐转为代数、几何学习。初中以前是具体数字的加减乘除法的运算,进入初中后,函数、几何画图等抽象的概念需要大量的逻辑思维过程。
3.优等生不再冒尖较常见
很多家长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不错,有的还是班上的尖子生,但进入初中后排名就不再靠前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教育专家解释,孩子进入初中后,他们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初中学校的生源更集中,形象地说,原来一个片区可能有几所小学,而初中却只有一所。各所小学来的孩子集中在一起,相互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原来成绩优秀的孩子不再“冒尖”,父母感觉发生变化是在常理之中,因此家长要学会理解,适应孩子的这一变化。
同时,不少学生因为不适应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仍以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来应对初中阶段的学习,肯定不太适应,这种“不适应”在家长眼里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孩子不太听话等等。
4.孩子将面临成长压力
孩子进入初中特别是初二以后,身心发育变快,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的变化,也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
教育专家指出,对不少孩子来说,进入初中将面临学习压力和“成长压力”的双重压力。12岁-15岁的初中生,在很多家长眼里还是小孩,但他们却很想快快“长大”,与家长想法的不同必然引发一些冲突,而对孩子自身来说,成长的压力更多的是对于未知世界的一种困惑,常见的就是孩子会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躁动期”。作为过来人,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身心的变化,保持沟通,适当的时候要担当“答疑解惑者”的角色。
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学习过程应注意的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预习、做标记
对于初中生来说,预习显得非常重要。初中课程知识量增大,预习可以提前把握重点,避免学习中知识点的遗漏。同时,预习也应该讲究方法,应掌握三个要点:首先,头一天把次日要学习的内容“过”一遍,即提前熟悉课程内容;第二个就是“做标记”,在熟悉课程内容过程中,将不理解的知识点予以标记,以便在课堂上重点关注;最后可以尝试性地做课后习题。
关键词:主动式听课
初中生课堂上的学习更应该追求主动式的听课方式,把握分清主次和做好笔记两个原则。初中教材中知识点较多,而且分有层次,学生要学会靠自己分清哪些是重点,做到有所侧重,相对于小学阶段,自学能力的养成尤其重要。同时,做笔记也有技巧,记住老师反复强调和课堂上不能立马掌握的内容,以便课后请教或自我突破。照本宣科地将所有东西一股脑记下来不可取,这样既没有突出重点,学生也会感觉很累。
关键词:搭框架、梳理
复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初中教材连贯性强,各个章节之间相互关联,复习的作用就是将各个章节、知识点梳理一遍,并串联起来,需要时从大脑“知识库”里提出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复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做练习题。通过课后作业、考试试卷中的习题,学生可以筛选出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回过头重新学习、巩固,可以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