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么么茶 于 2016-11-23 15:29 编辑
孩子的学习向来是家长关注的重点,但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慨——没能力去辅导孩子。为此,他们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报最好的辅导班,请最好的辅导老师,即使没有明显的效果,也不甘于人后,深怕一旦没有坚持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下滑。家长的这种不安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访问众多优等生,特别是曾经学习成绩并不出众,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为优等生的学生,得到最多的影响成绩的原因,恰恰来自于他们的家长,而非课外辅导。这些家长也跟其他家长一样,有着“没能力去辅导孩子”的感慨,但他们几乎具备同一个优点就是“擅长对话”。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对话”的重要性,但要做一个“擅长对话”,并以此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家长,还需要注意对话的原则。
原则1:信任是对话的基础
有人说:“值得信任才能信任啊!”但是我们假设成功有100个原因,才能和智力、诚实和正直等,再假设对孩子来说,那100个原因存在的概率各自只占1%,即没有才能的概率是99%,不诚实的概率是99%……这种计算方式,那个孩子缺少智力的情况下,成功的概率是多少呢?大部分家长会绝望!但是从数学上来计算成功率是64%。很多家长却会把焦点集中在孩子不具备的99%上面,而忽略了1%的存在概率在多种条件综合作用下,最后的成功可能性也能达到64%。真正有智慧的家长会找到那1%的可能性加以称赞和鼓励,他们不会像其他家长那样,总是质疑孩子“为什么总是学不好”,而是信任孩子,只说“你也能做得很好”,并在实际行动中同样传达对孩子的信任。
原则2:倾听但不轻易判断
有一项调查数据非常有意思,中学生的倾诉对象第一个是朋友,第二个是家长。这好像跟多数家长反应的“孩子不愿理我”的现象有些不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家长总是重复孩子已经知道的答案。比如孩子知道作业没有完成会挨批评,知道这是不对的,他跟父母交流,需要的很可能是慰籍或者是提高写作业速度的指导,而不是再听父母说“这是不对的”。在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不少家长已经能做到听完孩子想说的话了,但总是会犯一个错误,就是“判断对错”。所以,如果有一天,孩子告诉你他没能完成学习计划的时候,你要是不能给他具体的指导,不妨给他一些慰藉——你也那样吗?我本来计划这个月减5公斤,结果也没达成——当然,这只是个例子。
原则3:训斥的时候,只说客观事实
家长总是很习惯说:“你怎么每天都这么晚回来?”孩子也经常会反驳:“我什么时候每天晚了?昨天不是很早就回来了吗?”其实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由于孩子经常晚回来,难免会生气说成那样。但是从听这话的孩子的立场来看,他只要不是“每天”都晚的话就会反驳。我们再来看学习方面的训斥,家长估计很容易就想起来某一天说过“以后不要再玩了,好好学习”之类的话了,这样说话的结果是孩子会认为在父母眼里,他成天都在玩。但是如果能把这样的训斥换成客观事实的陈述——上次数学84分,这次81分哦,只差一个题目真是遗憾——是不是更能被孩子接受呢?
原则4:不要命令,要陈述自己的感情
家长有教育孩子的权限,即使命令孩子这样那样也绝不是错事。但是话的“内容”即使是命令,也要精心包装话的“形式”,才能真正引起孩子行为的变化。再次以孩子晚回家为例,有的家长会用命令的语气说:“别到处乱逛,早点回家!”但多数家长会发现,这种话对孩子会越来越没有效果。智慧的家长只陈述感情:“你回来晚了,妈妈会担心你有什么事。”孩子不会去反驳,慢慢就能体会到父母的心情了。学习也是如此,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下降就发火,进而命令他“下次一定要考到多少分”,也许一时有效果,但如果多几次,也会越来越没效果。
原则5:不要提起过去的事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当你在跟子女的对话中提起过去的时候,这种对话往往会演变成冷战或争吵。如果你期待孩子的学习有所进步,就不要提起过去的事。比如“上次你也说谎跟同学去书店,结果去了网吧。”这种对话方式往往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就好像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老爱把“怎么总是这么笨”“上次也是这些题错了”挂在嘴边一样,经验告诉我们,处于这种对话状态下的孩子,很少改变。
其实,提高成绩的对话原则,也是家庭沟通的对话原则。一个人的话语有着神奇的力量,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改变他的坏习惯、提高学习成绩,那就试试把这些原则运用到平时的对话中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