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五年级班贴 上课时间:2014年4月12日星期六 下午15:30~17:45 学生人数:35人,实到33人 老师作业要求:在家完成习题五的试卷,第一遍用蓝色笔些,订正的时候使用红色笔订正,老师最后修改是用黑色笔。 老师上课要求: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学生不能动笔,需全身心跟着老师一起进行思考记忆。在老师讲完几大板块以后利用记忆一起进行订正。 上课内容: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摩平的“摩”念mā,需要多加注意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选出下列多音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四、下面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钩,错的打叉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一、二、三、四、五、六这几个板块中,涂老师都是请同学们起来自己回答,然后同学间互相纠错。同学们也都踊跃发言,课堂上讨论气氛活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供养有两个读音,分别为gōng;gòng切都能组成供养,但是表达的意义不一样,gōng供养的对象为老人等,意为赡养,而gòng供养,对象指神明。 七、积累填空 同学们依次回答,举手踊跃。对于此题没有很大的争议。 八、根据感悟,补写奥运诗歌(仿照例句的变体) 同学们积极应对,课堂气氛活跃。 十、口语交际 这里有模板可以使用:称呼(谦敬)+介绍+内容+谦敬 十一、文言文讲解 文言文的讲解一直是涂老师讲解的大头和重点。采用的是边读边猜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大意。然后再同学自己过一遍。讲得比较详细,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先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理解大声念一遍,但是存在断句未断完的问题。于是涂老师又带领大家念了一遍,以增强大家对于文言文的语感。再一起开始讨论翻译。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cāng)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乎?” 注释 1. 东游:向东游历。 2. 见:看见。 3. 辩斗:辩论,争论. 4. 其:代词,两小儿。 5. 故:缘故,原因。 6. 以:以为,认为。 7. 始:刚刚,才。 8. 去:离开;距离。 9. 日中:正午。 10.初:刚刚。 11.车盖:车篷,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2.及:到,至。 13.则:就。 14.盘盂: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5.为:是。 16.沧沧凉凉:清凉,略带寒意。沧沧:寒冷的意思。 17.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18.决:决断,判定,判断。 19.孰:谁。 20.为:同“谓”,说,认为。 21.汝:你。 22.知:同 “智”,智慧。 23.笑:嘲笑,讥讽。 24.此:这 25.为:是 26.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译文: 孔子向东方去游行,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的篷盖。到了正午就像盘子一样大小,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很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此次涂老师用的是边念边翻译的方法,带动大家一起开动小脑筋,讲完以后全体通读一遍,再跟着老师念一遍,以确定停顿和断句。 十、现代文阅读 在做现代文的时候,涂老师先带领着同学们一起声情并茂的朗读了这一篇现代文。之后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在面临多个答案选择时,涂老师让学生自行选择,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其他基本和上节课差不多。 做现代文的注意点: 1. 在概括文章的时候,先要判断文章是一故事为主还是以人物为主。如果是故事为主,则是六要素概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是以人物为主则是谁,在哪,干什么。 2. 在做到一些文中的一些句子有何作用时,联系现代文要分几个方面来回答:如前后铺垫作用,渲染气氛作用等等。 此次课堂学生表现:由于学生们是有涂老师一手带起来的,大家对于彼此都很熟悉,所以课堂气氛很活跃。能够紧跟老师的速度,积极踊跃发言,思维很活跃也很开阔。紧跟着涂老师的上课步伐,都在自己思考。希望能够保持这样的状态,再接再厉! 备注:在听写中大家表现都不错,还是出现有两个满分的同学。但是默写内容中“懒”字错的同学比较多。要多加注意。 下次作业:1、词 32 2、句 191--201 3、词 67--68 4、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