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4-9-10 10:41 编辑
(晚到的更新……中秋三天好象没干什么,就过去了。)
错过了金斯顿,没想到我会又错过蒙特利尔!
其实说错过有失公允,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况且我们在蒙特利尔也并没有浪费时间。只是在此之前,没有亲身来到蒙特利尔实地感受之前,我的确不知这个城市的气质如此迷人,不知这个城市还有太多值得停留的地方……
作为本次加国行的重要目的,是为父母,自然是千方百计创造机会让孩子能有所学、有所悟、继而有所得。相对于课堂上填鸭式、说教式学习,这个阶段的孩子恐怕还是更适合玩中学、游中学、体验中学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初在和Uncle讨论行程计划时,首先就排除了加国政治、宗教乃至艺术方面的安排,希望把有限的时间,能更多地用在孩子能亲自参与和体验的活动中去,比如走进湖光水色,比如参加夏令营。
我不知道这样的考虑是否科学,从小龙女回来的感受看,还是收获不小。只是我个人觉得,还是有诸多遗憾。象之前的金斯顿,象现在的蒙特利尔,以及后来的文明博物馆……
旅行(旅游),总是在惊喜与遗憾中交替前行。也许正是这惊喜和遗憾,才形成了我们下次渴望远行的不竭动力。
为了方便明日的出行,Uncle将蒙特利尔的落脚点选在了downtown,一家夹在两边酒吧中的小酒店。我们到达时,已是夜里12点了。Uncle上去落实停车的事,我们坐在车里守着行李。此时夜空中飘着小雨,还有些凉意。
闹市,夜深;细雨,不眠。
透过开放的橱窗,三五成群的青年男女在明灭不定的灯光里或窃窃私语,或猜拳行令;或推杯换盏,或独坐小酌。不由得升腾起一种熟悉的情绪。九眼桥?百花潭?抑或是锦里、宽窄巷?
我们也曾年青过,我们也曾流连于廊桥,青春的岁月不免有颓废,但颓废也是青春的珍贵。在这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不期然竟有熟悉的场景浮现,即便是夜雨微凉,心中也是突生温暖。
如若身边没有孩子相伴,如若不是语言障碍,我们会不会就这样走进去,坐下,要一打啤酒,来个不醉不欢?哪怕就在这初见的蒙特利尔?!
也许是这莫名的好感,让我第二天清晨再次经过时,居然无视昨晚酒吧产生的一地垃圾,反倒是兴奋地欣赏着周遭的一切。
蒙特利尔地属加拿大最大的法语区,魁北克省,是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法语城市,也是世界最大的双语城市。同时也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曾经的经济首都、目前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和海港。
对于法语,我可是一丁点儿都不懂。小龙女之前倒是接触过,还时不时在我面前显摆,言辞间透露出对法语的喜爱。不知是否受此影响,我曾主观臆断,相较于英语(主要是美语)的开放、生动甚至随意来说,法语更为保守、优雅甚至骄傲。
一种莫名的好感,再加上这主观的喜爱,在我眼里的蒙特利尔具有一种独特而迷人的气质。这里没有独立大屋的田园幽静,也没有高楼大厦的恢宏气魄;这里街道狭窄,这里建筑老旧,但这里有1847年的教堂,有色彩鲜活的立面,有满眼的法文标识和招牌,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充满活力的年青人。他们如同这城市,如同这法语,表面虽波澜不惊,但渗透到骨子里却有一种优雅和骄傲。
中华武术在此也发扬光大
色彩生动的立面
出门上班的白领
我喜欢。
坐上车,还忍不住贪婪地吸收着车窗外掠过的街道、教堂、花店、商铺,乃至行人。完全不同于多伦多等英语区城市的风格,浓浓的法式情调四处洋溢。我想我是错过了什么吧!真想干脆停下来,步行,最多租一辆自行车,徜徉在这细窄小巷中,慢慢品味……
而我们此行的计划,显然没考虑到这座城市本身就值得驻足停留,而是按众多的旅游推荐,首先选择了皇家山圣约瑟夫大教堂。
蒙特利尔的英文是Montreal,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蒙特利尔现在的市名就来自Mount Royal(皇家山),可见皇家山与蒙特利尔的渊源之深。现在皇家山仍然是该市的标志性地标。而位于皇家山上的圣约瑟夫大教堂,是北美最大的天主教堂。
这是我们加国行安排的唯一一个教堂,也是拜名气所赐,想像着必定是类似欧洲的,精美绝伦的所在。对此,我们也是充满了期待。哪怕是初见蒙特利尔就一见钟情,哪怕是途中不断有更多教堂闪现,我们都没有动心,直奔圣约瑟夫大教堂。
初见大教堂,是在山脚。仰视教堂的铜绿圆顶,耀眼的阳光让人不能直视。树木在斜坡上拉下长长的影子,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色彩分明。据说大教堂圆顶高达97米,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亦是世界第二大圆顶大教堂。每年有大约200万旅游者和朝圣者来圣约瑟夫大教堂参观。
踏上云台,这里是俯瞰全市的最佳地点。这才注意到皇家山也有中轴线,其坐北朝南之格局,俨然暗合中国风水之妙。(莫不是19世纪30年代,修建此处时,有中国的堪舆师参与其中?待考证!)我们从西面停车场进入,显然不得要领,没能感受到大教堂的中正神武、雄伟气势。建议以后到此处的亲们,一定要从正门步入,方合气度。(因本人才疏学浅,于西方诸教又是知之甚少,以下若有冒犯之处,请教徒们指正。)
坐北朝南的风水宝地
俯瞰蒙特利尔全市
外围不得其门而入,主体又犯同样错误。本应从云台处侧面一门进入,自下而上共三层,层层参观浏览,我们因不懂法语,又无导游,直接从旁边梯步绕至最高一层,推门而入。
入内即是空旷的弥撒大厅。巨大的挑空和宗教的神圣,让人不自觉地凝神摒息。令人惊讶的是,室内居然如此现代、简单,没有想像中欧洲教堂的精致与繁复,甚至浮雕都像是新凿的。
现代化教堂
世界最大的风管,据说有5800多支。演奏起来非常神圣,可惜我们当天也没听到
十二门徒?
第一眼的感觉:耶酥的舍利子! 后面查资料才知道,应该是安德烈神父的心脏,一是鉴证其纯洁的心,二是保护教堂
安德烈神父似有神力,用灯油抹至患者痛处即可恢复健康
是不是越是圣人,背负的十字架越多越沉?
说实话,我有些失望。
加之本来公告上有说10点整,有教堂的免费讲解,英法双语的。可我们一直守候,也没见着任何官方人士。
论现代,现在国内现代的东西怕是任何国家都不遑多让;讲宗教,却没人指引。我不免有些泄气了。失了兴致。
找寻官方人士之时,我们注意到还有电梯可往下。才发现下面还有两层,中间一层是展览及宗教礼品流通,最下层才是入口。在这里还有一个弥撒大厅,还陈列着排排蜡烛,类似我们这边的香火。据说根据蜡烛长短不同,香火钱也随之不同。估计就是点高香与点香的区别罢。旁边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堆积着许多的拐杖,各式各样。想是生病或年老之人,因信奉此地此神而恢复健康,然后捐拐杖以示敬意。因失了兴致,懒得拍照了。
回来后,不甘心的我又仔细查了资料。原来圣约瑟夫大教堂是為纪念耶穌之父圣约瑟夫而建,是全世界最大的现代化大教堂,也是魁北克省三大宗教巡礼地之一。而整个蒙特利尔居然号称“百座钟楼之城”,可谓十步一教堂。难怪我们一路过来,不断有教堂闪现。我们选择的这个大教堂,是气势取胜;而要说精美绝伦,一定是圣母大教堂。于我而言,气势完全压不住我,细节的精美才能将我征服。遗憾的是,没有旅游计划的旅游就会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不过,就算事先看再多的攻略说明,都不及亲身实地体验来得真切。
很多事都是这样吧?只有去做了,才会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不要的。
蒙特利尔,气质让人着迷;蒙特利尔,太多值得停留……蒙特利尔,我还会回来的!(怎么象灰太狼飞在半空中的嚎叫?)
“逆序”参观完大教堂,我们又绕至后山,仿佛还有去处。只是不明就里,没有深入。因为我们还有下午的计划--生态馆和科技馆。
补充几张网上搜到的圣母大教堂的PP,说说一个是圣父(圣约瑟夫)大教堂,一个是圣母大教堂,你更喜欢哪个呢?
未完待续……接(蒙特利尔的生态馆和科技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