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楼主: hans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帖转发】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之间学习的差别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4-11-12 17:34:50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学习了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11-13 21:24: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分享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流苏清平乐 该用户已被删除
23#
发表于 2014-11-17 14:43: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的家长、谢谢龙爸!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流苏清平乐 该用户已被删除
24#
发表于 2014-11-17 14:44:5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用,学习了,谢谢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4-11-17 14:58:55 | 只看该作者
是呀,自己的小孩和别人家的就是不一样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01:1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nsa 于 2014-11-22 01:16 编辑

感谢大家捧场,我继续转:



  • 一眼定胜负的根源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拿到一个题目,如果第一眼他们就能看出答案,往往无比激动有自豪感,不顾其他的大声说出答案或者自己的想法,而如果他们第一眼看不出答案,最后做出答案的往往不是他们而我们平时对这些孩子的评价,大抵是“聪明,反应快”之类。男生和女生都有一部分孩子有这个问题,表现出来的男生相对多一些。

    其实这种“一眼定胜负”,我认为是一种非常隐形的拉着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慢性疾病因为是慢性的,一旦形成,根治是困难的。而这个问题在平时很难体现出来,因为题目不会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而不会的往往是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说危害大,是因为这种问题本质上,是孩子对于知识没有“学懂”,但是当题目不会做的时候,往往很少有人能指出这一点。于是孩子会觉得“我没做过这样的题”,然后更大量的做题——题目是永远也做不完的,大量的做题更加剧了这种情况,最终在学习上,失去了思考能力。但是这样的孩子成绩不一定差,或许这也是很多家长抱怨,很多成绩不错的孩子是“做题机器”的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这是现在教育的普遍问题——不仅仅是公立学校,在辅导班也大量存在。正如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样,我们的教材和各种辅导班的讲义,都是一群已经对知识很熟悉的人编的。这种人非常自然的就会做一件事情,就是把知识梳理成结构。最典型的,在讲函数与不等式的时候,我见过很多种所谓的“题型归类”——求最值问题;求参数范围问题;恒成立问题。在高中讲“导数”的应用的时候,也有类似的分类,我甚至见过一个老师的讲义上的分类是这样的:求导之后可以因式分解的;求导之后不能因式分解的;求导之后是二次的;求导之后是带分母的二次的……可以看到,这种分类,对于很熟悉这个领域的老师来说,真心是非常棒的,而这恰恰是我理解的教育的悲剧的根源——我们的脑子里已经完全没有学生了。

    我们推演一下吧,我拿到一道题目,首先要判断这是函数和不等式的题目,然后我得判断这是一个恒成立问题——恒成立问题大于和小于还不一样,所以,一种情况,我忘记了,这太正常了,照这种逻辑,初中和高中光数学就得记多少种——有的家长说,不用记啊,做多了自然就记住了——看,还是要记住嘛,多做题只是记住的方法;另一种情况,这个题目做了一些变形,不是背过的,看不出属于某个类型,于是就不会了。在讲解的时候,老师会说,你看,这个题目只要这样做变形,是不是就是我们学过的某个类型了?老师们,你们能理解这个时候学生的感受么?他们会觉得自己特别笨,特别有挫败感。这不是在教学生啊,这是在玩学生。

    因为我们把知识点拆的很细,越来越细,越来越精致,每一道题,我们恨不得都告诉学生一个模型,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只做错了一点:我们没有给学生留任何思考的空间,我们没有把知识最本源的逻辑告诉学生,而把这种逻辑和题目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而是我们希望把每个题目都做成逻辑,然后让学生记住。一旦出现了一个新的题目不在既定的逻辑中,我们就会非常非常紧张,然后再增加“一种题型”——关于函数的十二中题型——每次看到这种“总结”我都想起央视的一个采访:我可以说脏话么?不能。那我没什么可说的了。

    知识的逻辑是最重要的,还是拿函数举例子,我们为什么要学函数?函数的核心就是图像,是一种把代数式和图形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所以,函数哪有那么多类型,无论是什么题型,抓住画图象的本质就可以了。有人会问,那这样孩子能做出题么?不能,因为他还不会思考。老师要做的事情,是和孩子一起探索在每一个函数的问题里,图象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讲授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鼓励孩子,你觉得应该怎么做?你怎么看?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充分相信,90后00后的孩子是比我们聪明的,他们会思考。我们相信他们,他们会创造奇迹。

    同样,很多老师在教学中特别喜欢讲“巧妙方法”,这也是学生炫耀的资本,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也会丧失思考能力——我们要告诉学生,一道题可能有三个维度的思考角度,一个不行,就换一个。这道题很复杂的方法,到了另一道题,可能很简单。这样,学生在每道题里都会知道,自己手里有三把武器,至于哪一把靠谱,让他们思考吧。我听过老师说:你都看到了这道题有个XXX条件,怎么还用那么复杂的方法。你知道这是在扼杀创新么?试问,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都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我们是不是也是在尝试的过程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我们都是如此,为什么要求孩子在解题的时候一定要“最简单方法”?这些,都会扼杀孩子的思考动力和创造性。一题多解不是为了炫耀,而是给孩子证明:其实,看这个世界的角度从来都不止一个。没有最佳方法,只有不同的视角。

    那么,方法要不要总结?要。但是颗粒度不能太细。我们不能动不动就是“排列组合问题的20种方法”,或者是“行程问题八大题型”。这其实是对老师是省事的——出了一个题,就定义一个类型。我们更要追求的,是深层次的逻辑,把思考的过程留给学生。我非常能够理解,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真正的思考而不是猜想,把一道题目做出来的快乐,一次这样的快乐,或许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01:17: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nsa 于 2014-11-22 01:19 编辑

  • "这科学吗”的思考习惯

    我确实没想到这个话题的文章出来之后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多问题听起来都是很简单的,但是做起来确实很难。就像最近热播的《爸爸去哪儿》,我也知道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很重要,但是很多事情做起来确实压力很大。借口也好,客观条件也罢,总之很多时候做不到,所以我也特别理解听完成功学讲座之后热血沸腾回家之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家长(当然或许我这系列的文章页会被认为是成功学@@)。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指出了“一眼定胜负”问题的根源,现在的这种机械分类和做题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逐渐丧失思考能力,这是非常可怕的。

    什么是“不思考”?不仅仅是说我们平时看到的孩子看到一道题就有畏难情绪,不怎么做就说“不会”,或者是我们觉得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他想不到,我所看到的很多孩子“不思考”,是他们已经被训练成对一件事情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判断标准,缺乏用“常识”思考的思维方式。一个典型行为是做完题目之后,立即“提交”,上课的时候就问老师“我做对了么”?老师说“你觉得呢?”学生说“我觉得对了”。题目啥样呢?说两个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需要9天,再加一些其他条件,最后问一个人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几天,孩子的答案上赫然写着8天。然后你问他你觉得做的对么?孩子面对答案毫无反应,要么就是一口咬定说肯定没错,要么就是立刻就纠结说“我再算算”。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不思考”,但是我们怎么和孩子说这件事情?有的老师会说:你难道没有注意到XXX么?这种批评是毫无作用的,事实上,孩子就是没有注意到。这种“没有注意”,不是他不懂两个人合作工作会快一点,而是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他的思维核心点不是在解题,而是在回忆——回忆类似的题目应该怎么做,回忆老师上课是怎么讲的。还是和昨天说的一样,首先判断“这道题学过”,然后开始检索。这道题的所有情境和条件,其实都没有能够刺激到他的思维。有的时候我们发现孩子的简单题中会“看漏条件”,也可能是类似的原因造成。

    这种问题如何解决?不仅仅要从学习上解决。我在给孩子上课的时候,每次孩子做完题目给我答案,我都会问一个问题:“这科学吗?”一开始,所有孩子都不明白这个问题的含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几乎都会“找个理由”来说明这个答案或许是科学的。注意,这种提问不是对答案的检查,也不是要求孩子证明这个答案正确,而是让孩子学会分析一个题目的解答是否有明显矛盾。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在这个时候,我和孩子一起,用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去分析这个答案是否靠谱。其实很多时候,一些“不靠谱”的答案就是通过这样的思考就可以排除掉,更重要的是,这种习惯促进我们去思考,让我们能够找到更多思维的乐趣。

    初中一上来数学学的就是有理数和代数式,很多孩子思维没转变过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比如正负号。很多计算问题,不用算都知道正负号,但是真的很多孩子做答案的时候,做出啥就写上去,检查也查不出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问问他们:你的答案科学吗?可以引导孩子在定量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先做一个定性分析。对思维这是一种启发,即使对考试,这也是一种方法。再比如说,有的孩子津津乐道于所谓的“特殊值法”,比如说,问对于任意的a,某条直线是否过定点。很多孩子就令a=0,a=1,然后就算出了定点。这个时候我就会问他们:你觉得你算出来的点和我们要算的东西之间是什么关系?从逻辑上说,既然这个定点对于任意a都成立,那么如果我令a=0,a=1算出了一个点,那么说明要么定点就是这个点,要么根本不存在定点。也就是说,我们求出的这个定点,要么是答案,要么这道题没答案。对于选择填空且没出错题,这样做肯定没错。如果一定要严格证明,我们可以把这个点代回直线,发现果然恒成立。这时候很多学生都会问:老师,这样对么?我会非常坚定的告诉他们,这是对的方法,因为我们先说明了如果有答案,必然是这个,再说明了这个就是答案。在数学上,这叫充分必要——没那么神秘,这是符合逻辑的,是科学的。

    在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这种“科学”的思考习惯。比如从家到学校大概多远?有很多方法可以估算,比如说地铁的站数,公交车开的时间,走路的时间,路口个数,或者是周围的地标性建筑。我曾经拿着一个房地产广告“开车30分钟直达国贸”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楼盘离国贸多远?我会问学生:你觉得开发商会尽可能把距离说的近还是远?如果假设没说谎,他少说了什么?车速。在不堵车的时候,高速的限速是120公里,所以夸张点,这个楼盘可能离国贸60公里,而就算保守一点,估计40公里也是最近了。再结合这个广告的价格,大概不到15000一平,所以我们的猜想是科学的。这种思维,不一定在学习中培养,在生活中也可以的。

    各位家长,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一下,生活中哪些问题是“科学”的,也可以聊聊自己孩子“科学”或者“不科学”的例子,互相启发一下。我想如果孩子能建立起“思考”的习惯,比任何事情都管用。期待大家一起交流!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01:19:31 | 只看该作者
  • 上课和考试的不同逻辑

    在群里和各种论坛上,遇到一个频率相当高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孩子上课都听懂了,作业也会做了,但是考试就不行了?这个问题,是由于上课和考试逻辑根本不同造成的。

    先来看看上课的逻辑,老师的逻辑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凑整法”(此处省略1000字),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题,例1,例2,例3,来我们来看几个练习,练习1,练习2,练习3。好相信大家都理解了,今天的作业,是作业1作业2作业3。熟悉吧?大部分的课都是这样的。就像我之前说的,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就会分类。第一类,例1练习1作业1,第二类,例2练习2作业2……有问题么?没有问题啊,很正常的。

    学生的逻辑呢?哦,例1是这样做的——开始自我总结例1的“成功秘诀”,然后出现练习1的时候,发现和例1几乎一样,于是把成功秘诀一用,就做出来了,再看作业1,也是如此,和例1比,就是照葫芦画葫芦。所以,上课听懂,是非常容易的,做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也是非常容易的。

    这个逻辑在高中的一个章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上课讲的就是归纳法的证明流程,用的题目都不难,基本是照着流程写,注意从n=k到n=k+1的变化即可。可以说,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于是“数学归纳法”被认为是高中数学为数不多的简单知识点之一。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理解本质——他们没有这个需求,例题和作业一样,只需要一个葫芦就行了,没必要分析葫芦的形状可以做成瓢。

    再来看看考试的逻辑,考试中的题目相对灵活,比如突然出现一道题,这时候学生看到就晕了——没有例题了!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平时在上课的逻辑,都是知识点-例题-习题,学生建立起来的,是看到例题知道方法,然后根据例题的方法去做习题。学校里每天最多1个半小时的数学课,大部分学校每天一节数学课45分钟,所以每天学生做的作业,全称都是“请你用今天上课45分钟讲的内容来做这些题目”,确实是对45分钟的巩固,可以强化对上课讲的内容的熟悉程度。但是由于已经默认了作业所用的全部知识都是45分钟之内的,于是知识与知识的逻辑被切断了,所有的理解和练习的结果,都是基于这45分钟。

    到了考试,已经有了很多个45分钟——要记住所有的45分钟,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时候,如果所有45分钟都是孤立存在的,孩子在考试之前会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忘记了某个45分钟,而考试就正好考到了。考试卷上,没有“请用xx知识解决问题”的提示,难度一下子就增大了。有的孩子只会做和例题差不多的题目,变化一点就不会了。也是因为我们平时上课和考试的逻辑不同所导致。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两个方案,大家可以作为参考。第一,在复习的时候,不能把知识点做的太细。这和我之前写的文章是一样的,分类太细,实际上剥夺了学生后续的思考能力。应该从大的逻辑上复习。比如我经常问毕业班学生一个非常搞笑的问题:数学都讲啥了?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1-2小时……),都是从大块开始往下分解,一定不会上来就讲一个很小的知识点(往往这个知识点就是组昨天复习到的)。再比如说,几何证明题怎么做?有没有自己有什么心得?这种问题看起来很抽象,但是是一个考试的逻辑。再说的细一些,很多孩子说几何不好,总是想不到辅助线——这就是典型的上课逻辑而非考试逻辑。上课逻辑是,今天讲的辅助线是做垂直,所以所有的题目都是做垂线;明天会讲倍长中线,所以所有的应该都是倍长中线——根本不看题目。还有老师总结,说中考看到中线就倍长——确实是考试的逻辑了,不过有点无语。正确的逻辑是什么?这道题要证两条线段相等,那么立即问自己: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有什么方法?再比如说一道含有绝对值很难的题目,很多学生就是不会做。这个时候我会问:你觉得最难的地方在哪里?学生说有绝对值。去掉绝对值有几种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孩子会把平时学的知识逐步融入到考试的逻辑中。

    第二,我们大力表扬一种行为:不用上课讲的知识点做出上课的题。今天我们讲数学归纳法,有一个孩子上课的每道题,都没有用数学归纳法,而是用其他方法——我觉得简直太棒了!可能有道题用了数列求和,有道题用了放缩,有道题用了图象,能在讲数学归纳法的课上,仍然用考试的逻辑去想问题,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有的家长说,今天学的知识你怎么不用,相信我,他会在后面某个时候用上。我在上课的时候,凡是用非本节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都给奖励——我从来不奖励最简单的方法或者最快做出来的方法,而是奖励通过独立思考想出来的方法。不是每道题都可以这样做,就算一周有一次这样的体验,也是非常赞的。

    平时作业写的很好,到考试就不会了,这个问题往往会被认为是“不擅长考试”,或者是“紧张导致发挥失常”,事实上,往往不是如此。上课的逻辑和考试的逻辑不同才可能是真正的原因。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01:22:1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很多家长在其他论坛也转载了这篇文章,特别感谢大家对文章的支持!期待大家各种交流,碰撞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作者原话。作为转载者,也希望咱们壹牛家长圈的家长们也多交流、多碰撞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4-11-25 16:16:19 | 只看该作者
认真阅读了,很好的文章,期待后面的内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