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IT部门裁员千人,说好的STEM美国梦还靠谱么?
汉克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名IT员工,主要负责网络支持和服务器管理等工作。他本人是来自越南的第一代移民,已经在美国工作三十多年,一直秉承“模范亚裔”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去年汉克家有个好消息,他的女儿被加州大学录取了,打算追随父亲的脚步,去读计算机专业,毕竟这是目前在美国最好就业的方向。年近花甲,有稳定的工作,有争气的孩子,汉克觉得自己一路走来再辛苦也算值得了。
然而,幸福有时候是很脆弱的。正当汉克打算帮女儿付清新学期学费账单时,一条坏消息如晴天霹雳一样摧毁了这个家庭的平静生活。汉克被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裁员了,跟他一起丢掉工作的还有一百多名同事,而旧金山分校整个IT部门一共不过五百多名员工。被裁掉中的很多人就像阮汉克一样,是在大学工作很久的老员工了。想领退休金,他们还太年轻;而想重新到就业市场上找工作,他们又太老。看着女儿的学费账单,阮汉克一筹莫展。
被裁掉的工作去哪里了呢?残酷的事实是,这些工作全都被转移到远在印度的外包公司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发言人Barbara French说,学校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公立大学的资金本来就有限,而把IT工作外包出去,五年就能节省下3000万美金。
做出同样选择的并不只有加州大学,很多公司早就开始这么干了。像目前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合作的印度HCL公司之前就帮迪士尼成功裁掉几百名员工。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肯定是怎么省钱怎么来。说起来,这跟很多商品中国制造是一个道理。毕竟,网络支持和服务器管理这样不需要创新的工作印度外包公司完全能够胜任,而花费却比雇佣美国本土的阮汉克们便宜多了。
阮汉克却觉得特别困惑,他不明白三十多年他一直追寻的美国梦到底怎么了。一所标榜着为美国社会培养未来IT人才的公立大学,却将自己内部的IT工作送到了别的国家,让人感到无比讽刺。还有那些像阮汉克女儿一样的年轻一代,为了更好的生存机会,投身于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可现在他们却感到十分迷茫。
故事还没有结束。阮汉克不过是第一批受到影响的员工,与印度外包公司HCL的合同未来会波及到加州大学系统内的十所分校,即将有几千个IT岗位被裁掉。而据霍华德大学(Howard University)的公共政策教授RonHira估计,目前美国大约有150万个本土岗位已经流失到海外去了。
其实,这也算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之前,很多企业采用的办法是通过H1B工作签证来雇佣更廉价的外国人,从而取代薪水较高还需要提供大量福利支出的本土员工。这也是媒体和政客指责H1B被滥用的原因,包括这次特朗普能成功入主白宫,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宣称要提高H1B申请的门槛,把工作还给美国人。结果是,这些公司索性不雇佣外国人了,直接把工作外包到海外去。
我们之前说了太多STEM专业的好话了,延长至36个月的OPT实习期限(文科和商科只有12个月),高薪体面的工作机会,更容易得到公司支持申请工作签证。可现实呢?唇亡齿寒,连美国人自己都保不住STEM工作,身份问题存在障碍的留学生还有实现美国梦的可能吗?
1月20日,特朗普即将发表就职演说,正式接掌美国,这位一向以满嘴跑火车闻名的大叔会兑现之前的承诺吗?目前看来,提高门槛来限制H1B工作签证是一定的了。当然,特朗普不是要把所有的海外人才一棒子打死,而是打算留下那些最优秀的为美国国家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同时把企业为了省钱雇佣的那些廉价劳动力剔除掉。因此,现在传出的消息是,特朗普有意通过设定年薪下限来实现调控,据说H1B工作签证申请的标准是最低11万年薪。
11万年薪,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而言,恐怕只有硅谷和华尔街给的出。华尔街需要的金融人才从来不缺美国本土精英,可能学数学和统计的STEM留学生能拼得一席之地。剩下就是硅谷了,但只有少数极为优秀的本科生(斯坦福之类的名校)和部分也很优秀的研究生才能获得青睐。在湾区,能力平平的毕业生即便能找到愿意提供工作签证申请支持的公司,一般也只能拿到7、8万美金。至于中西部内陆州,想拿到11万年薪的可能性更低。
最开始提到的阮汉克的遭遇其实从侧面印证了这样的趋势。为什么湾区高大上IT公司(谷歌、苹果、facebook)愿意高薪聘用外国人,但阮汉克这样的美国人却被裁掉?玄机就在他的工作性质上。说是加州大学IT员工,阮汉克负责的只是网络支持和服务器管理,其实属于IT行业中技术含量很低的部分,有点儿类似企业中的网管,跟IT科技公司中的专业人才完全没有可比性。也就是说,因为工作技术含量低,阮汉克们太容易被取代了。
一方面阮汉克们被大量裁员,岗位转移到海外;另一方面,各大高科技公司卯足了劲儿寻找人才。像现在全球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吴恩达(Andrew Ng)原来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先是加入谷歌,后来又被百度挖走了。而谷歌在失去吴恩达这员大将后,费尽心思终于劝服另一位斯坦福大牛李飞飞出山。除了教授级别的人才,真正具有潜力的优秀毕业生,很多公司也是愿意出大价钱雇佣的。
总的来说,因为美国人自己更愿意读文科和商科,再加上理工科在毕业后实习(OPT)的期限更长,STEM对于留学生而言还是更可能实现美国梦的选择。说了这么多,其实真相只有一个:STEM的美国梦还在,但只属于那些最优秀的人。
因此,在为孩子考虑未来时,只把眼光局限在哪些专业热门就读哪些专业,已经行不通了。
帮助孩子找到内在驱动力,找到真正有热情的专业,比盲目地一窝蜂扎在热门专业里要明智得多。
想当初,李飞飞选择研究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方向时,这一领域还非常冷门。她的实验室申请不到经费,招不到优秀的学生,雇不起科研人才,一度她都在考虑要不要重开家里的干洗店生意来维持实验室的运转。如今我们只看到了她被无数公司和大学趋之若鹜的得意,却不知道人家曾顶住压力熬过失意的那一段艰难岁月。正是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领域充满热情,李飞飞才能在逆境中坚持下去的。
我们不要硬逼着孩子读他不喜欢的专业,那样他不只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还特别容易产生挫败感。同时,像之前所讲,缺乏热情也很难在一个领域中有所成就,与其让孩子当一个随时有可能被取代的螺丝钉,不如试着让他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中大展拳脚。
职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满足于在舒适区中懈怠,那就要做好承受被淘汰的风险。
阮汉克的遭遇其实也有他个人的原因。残酷一点儿说,如果三十多年甘于原地踏步当网管,最后被取代也算不上意料之外了。当然,我不是说他活该被裁掉,网管也要有人做,只不过当制度无法保护弱者时,我们要尽可能让自己成为不容易被替换的强者。很多网友在脸书(facebook)上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要是阮汉克能不断地学习新的计算机新语言,练习编程,那他即使被裁掉也一样能找到工作。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都是有惰性的,谁不愿意轻轻松松地活在舒适区呢?但问题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天我们主动留在舒适区内,明天就很可能会被踢出舒适区。只有我们不断走出舒适区,才能扩大舒适区的范围。
这让我不禁想到之前写过的李昌钰博士。他本来已经被提拔为台湾历史上最年轻的警长,前程似锦,可却并不满足于现状,32岁时开始读法医学的本科,在美国从零开始奋斗,拿到博士学位时都快40岁了。试想,我们中多少人在三十岁之后仍然有勇气去“折腾”?所以,人家后来成为全球知名的“神探”,美国警界高官中的第一位华裔,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实验室,全都不是偶然或者仅凭运气。
无论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想实现都需要两样东西:热情,找到自己有热情的方向,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勇气,永远准备好走出舒适区的勇气,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联系电话:028-8669180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10点至下午17点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